公司新闻 业界资讯 推荐活动

原料预消化,营养新主张

       高效养殖和节能减排是当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如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整体饲养量实现肉、蛋、奶等畜产品的供给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整个养殖环节中动物更健康,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更高,生产性能更高。

       饲料预消化技术作为生物饲料重要的分支之一,自2008年被首次提出以来,由于预消化饲料产品在养殖过程中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业内营养专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饲料预消化营养与传统动物营养之间存在怎样的一些关系,经过预消化处理的饲料如何能够提高饲料效率,是我们需要持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 饲料预消化基本概念

       饲料预消化技术是指在动物机体外,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进行特定的系列加工处理,使原料中不能消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能被动物消化的营养物质,难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转变成动物更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饲料中的有益因子,以达到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和促进动物营养保健的生物饲料加工技术。

       由于经过预消化处理的饲料具有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改善动物健康的两大功效,对于提高整体养殖水平、降低人畜争粮的压力、减少粪污排出、降低环境污染的环保压力等畜牧业正在面临的发展现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预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日俊教授认为,对蛋白饲料进行体外消化,是具有多重效益的可提供易消化、好吸收、高利用的蛋白原料的方法。通过饲料预消化,可以大幅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高质高价饲料尤其是优质蛋白原料的使用,降低配方成本,保证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提高生产性能,可谓一举多得。研究表明,通过体外消化的豆粕可提高消化率约1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高?

1、营养物质的降解

       饲料预消化过程中,大分子被分解,产生短链营养物质。以蛋白质为例,经预消化后,复杂的长链蛋白质可以被定位水解为小肽或者氨基酸,大分子物质含量下降,相应的酸溶蛋白比例显著提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蛋白水解产生的二肽、三肽比完整蛋白或者游离氨基酸具有更强的吸收优势,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肽与氨基酸具有相互独立的吸收机制,有助于减轻由于游离氨基酸相互竞争共同吸收位点而产生的吸收抑制。这也可能是以小肽为氮源时,蛋白质的沉积率要高于相应营养水平的完整蛋白或者氨基酸日粮的主要原因。

2、抗营养因子被破坏

        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动物副产品中因细菌降解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均可以称之为抗营养因子,其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抑制动物生长,危害动物健康。抗营养因子种类繁多,不同的抗营养因子作用形式各异,主要形式可归结为以下几种:一是主要与营养物质结合,使营养物质无法被机体内酶分解限制其利用,如植酸等;一是以抑制作用为主的如蛋白酶抑制因子、α-淀粉酶抑制因子等,主要通过降低酶的活性使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下降;此外还有毒素作用等,此处不一一赘述。通过预消化手段,一方面可将抗营养因子与营养物质结合的键断开,使营养物质释放出来被动物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将抗营养因子钝化、失活,使之不再具备抑制性或者毒性。抗营养因子的破坏,是饲料经预消化后营养物质消化率得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3、营养物质间的互作效应

       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研究认为蛋白质和淀粉消化性能的差异可以缓解肠道内葡萄糖和氨基酸吸收的相互抑制进而增加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饲料预消化技术,对复合谷物进行处理,使其中的淀粉不同程度的糊化,为机体提供一种持续的能量来源。淀粉分解的主要供能方式是为机体提供葡萄糖,而持续不断的葡萄糖供应能够增加直接利用的葡萄糖的数量,提高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减少氨基酸氧化用于供能,节约的氨基酸便可用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

三、预消化改善动物肠道健康

       小肠不仅是动物对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在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中占据重要地位。动物体约70%的免疫器官在肠道,小肠上皮内含有的上皮淋巴细胞和淋巴节,具有重要的免疫作用,可对进入肠道的日粮抗原进行识别。

       动物幼龄期是肠道开始发育并逐渐健全的时期,微生物区系逐渐形成,但这个阶段动物肠道细胞胞吞作用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极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动物生产中,断奶初期是腹泻的高发期,而且较难治愈。所以,幼龄动物的日粮配制需在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择抗原少、消化率高的原料,二是对原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抗性因子,提高其消化率。虽然现在的饲料中添加了很多用于改善肠道健康的产品,但仍然很难从根上解决肠道损伤引起的疾病,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添加量问题,受成本所限,很多添加剂在饲料中根本达不到足量添加,虽然在生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无法全盘发力;二是动物自身原因,某些成分如有益菌群虽然对肠道有养护作用,但不是肠道常驻菌群,无法在肠道定植,动物食入后经代谢过程最终被排出体外,只能通过日粮源源不断地补充才能实现其益生作用。

       如若在动物疾病或者应激情况下,提供一种可快速消化吸收且能持续供给的应激营养补充,减少机体体储的动用和损耗,促进应激期动物身体机能快速恢复,则可缩短病程,加速康复。

四、预消化有助于绿色养殖

       现阶段,环保事业已然成为畜牧业的头等要务,注重养殖环保不只要关注抗生素污染、还有饲料中的金属元素污染、饲料未消化完全的带来的有机源污染等等,而这些污染的发生同时也是另一个问题的显现——浪费。金属元素的污染多来源于饲料里过量添加的矿物质,如高锌、高铜日粮等,可通过限制用量控制。而因未完全消化造成的有机源污染,并不能单纯靠限量就可控,还要综合考虑动物的营养需要,营养素配比是否平衡,原料消化率等诸多因素。在现代配方技术中,前两者已不算难点,后者才是关键。目前的饲料加工工艺中,对原料的处理还不够精细,很多原料并没有发挥出其最高性能。以饲料中添加的淀粉为例,其晶体结构不能直接被动物利用,如果不进行糊化处理,其与动物体内的α淀粉酶的作用相当有限,所以配方中以淀粉计的能值虽高但利用有限。因此,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处理其使用效价得到显著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五、前景展望及存在问题

       随着对畜牧业高效环保的不断强化要求,动物饲料的配制将不断向着绿色、节能方向持续发展,生物饲料的应用将取得飞跃进步,而预消化技术作为生物饲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必将得到迅猛发展。

       虽然在动物生产中已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其作用机理和理论仍待进一步地探讨,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优化等也需要更深入研究。

       饲料的预消化处理可降低动物的消化负担,改善饲料消化率,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促进生产性能的更好发挥。

       康普利德,动物饲料预消化营养的开拓者,以“安全绿色,科学发展”为目标,利用独有的预消化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生态养殖提供高效、绿色的饲料产品。

@2019 辽宁康普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8010659号-1

技术支持:优诺科技